澳门人威尼斯(3966-WNS认证)-Venice Dream City
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动态】人人都坐第一排——建筑与设计学院的第一周

点击量:412 日期:2020/03/02 作者:李馨 编辑:刘野

 这是不同寻常的新学期第一周

在经过十多天全院教师精心准备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建筑与设计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的云端课堂正式开启。就在这一周,全院上下团结一心,以上好每一门线上课程,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如期按照原定教学计划和课表时间,顺利完成了第一周线上教学工作。

 

凝聚心力,做好开课准备

建筑与设计学院春季学期共开设本科课程190门(除去实习、实践课程)。其中1-8周课程118门(含1-17周课程)。设计类课程占据较大比例,也考虑到课程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体系或理论课程,学院制定了《建筑与设计学院2020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教学组织方案》,学院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统筹作用,各系教学团队积极配合,教务及学工组提供支持服务,展开了科学有序的前期网络平台使用技能的培训、督导学习和交流。在教学支持方面,结合各专业课程特点及教师实际需求,自主选择MOOC、雨课堂、智慧树、超星、腾讯会议等多种方式,并切实制定了《线上课程教学执行及组织要求》,为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教师们积极响应,并就课程的执行方案、线上平台的使用及部分特殊课程的具体信息进行了深入调研,例如教学分组评图讨论、手把手改图和教学过程中技法训练等环节都是在此次云端教学中面临的挑战,老师们设计了很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并根据各个专业的特性,提前与学生沟通、测试,做好了开学前的充分准备,为云端开课蓄能。

 

 

(老师们线上教学工作环境)

 

科学有序,开启云端课堂

224日开课首日,学院共计开设线上课程21门,均顺利完成线上教学任务,800余人次学生同步进行了在线学习。在云端开课第一天,师生们克服了在空间、网络、软件、互动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课程有序开展。同时,在许多设计课程的线上环节,老师带领同学们展开互动有趣的学习,也收获了全新的体验。

 

 

“中外美术史”   教师:任平山

 

“建筑设计A4-1  教师:蔡燕歆、史劲松、毛良河

 

 

“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Ⅱ”   教师:傅娅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4-1    教师:周斯翔、李翔、吴然

 

“城乡规划方法”  教师:毕凌岚

 

韩效老师线上绘图操作与学生互动教学   教师:韩效

 

“广告设计与策划”   教师:万萱

 

CMF应用与设计   教师:张利

 

“世界室内装饰风格与流派”  教师:胡剑忠

同时,对于个别专业具有特殊性质的课程,对原定在本学期进行的调研、采风等环节,根据情况改为资料查阅并进行视频会议分享的方式,教师做好具体课程的计划,学院上下群策群力,为后续复课后线上线下课程的衔接做好各项扎实的准备工作。开学第一周联合毕业设计也以云端相会的方式正式开始,来自全国22所高校的师生一起通过网络平台举行了开题仪式,开始了疫情背景下有益的教学探索。

 

 

 动态管理,教师主播体验深

 

第一周课程结束,老师们为了在云端上好每一堂课程,确保教学质量,克服了网络教学的实际环境的重重考验,积极处理学生在线学习的各种具体情况,可真的是主播不易当,但这一切都是在这非常时期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对学生的耐心引导和互动沟通,也让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变得积极有效。

 

老师与学生随时沟通并跟踪学习动态

 

艺术设计系   万萱老师:

2020224日开学第一周、星期一的1-5节课,学生到课率100%;广告策划与设计课程通过腾讯课堂的实时语音+实时文字的互动方式,顺利完成线上教学工作。750分用清晨的音乐开启了直播间,让同学们进入直播间顿感心情舒畅、又充满兴趣与好奇。点名后开始上课,在授课中通过与学生实行实时文字反馈手段,效果很好,反馈比平时上课的积极性增加;同时通过实时提问的方式、回答的方式,实现了线上面对面教学,互动效果好。在课间休息时,也选用不同的音乐调节气氛。学生们反映知识获取完全没有问题,学生说:跟老师互动我也不紧张了视频还是别吧,怕丑到大家”“在屏幕后面比较放得开”“老师讲课也不一板一眼的,通过学生们的意见反馈,证明这次线上授课取得了如期的教学效果。

建筑系    韩效老师:

第一周的网课顺利结束了。花了很长学习平台操作,熟悉软件,反复测试上课效果,很多年上课都没有这样的压力。但真的到了上课的那瞬间,在zoom里看到熟悉的学生们,身体内的按钮仿佛被自动打开,教室里面对学生谈笑风生的那一刻又回来了。两个半天的设计课,一个下午的英文理论课,一个晚上的跨学科课程,虽然是不一样的媒介,却是一样愉快充实的时光。

从未担心过学生们适应不同平台或软件会有困难,他们毕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反馈中很多同学表示这样上课效率更高,能看清楚板书或教案,双向语音文字互动也丝毫没有阻碍,隔着屏幕他们变得更活跃更放松,这是更贴近数字时代学生们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运用。

 

同时,学院也要求各专业对线上课程进行动态跟踪,从学生诉求的角度考虑,进行了学生网络学习条件的调研,详细统计了各专业、各班级的学生上课条件反馈意见。对身在农村且不具备网络条件、电脑设备条件及绘图条件的学生进行逐一排查,并要求任课教师、班导师及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的联络沟通工作,以落实学生实际学习困难,帮助学生制定特殊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以免耽误疫情防控期间的具体学习。

 

 

 学工组老师关心学生线上学习困难

 

 坐在第一排,学生点赞有感想

在本周的学习中,同学们对老师们的投入和付出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与老师们一同克服了困难与阻碍。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人都坐在了云端课堂的第一排,看到的是同学们线上学习满满的热情和信心,他们为线上教学点赞。

建筑学20182 刘雨微同学:

在本学期这样特殊的情况下能够上设计课,得益于老师为我们精心选择了好用的教学平台。老师选择了超星用于签到和上传教学资料,zoom用于上课讲解和交流,qq用于课后交流。

在课前老师通过提前发送问卷调查和在qq群中交流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课上以师生互动为主,能第一时间获得老师的指导,课下老师通过超星回访教学情况,也经常通过qq为我们答疑解惑。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虽然不在教室中,依然能够像在教室一样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交流,按照正常步调进行设计任务,在特殊时期特别难得,实在珍惜。

建筑学2016  吴嘉玮同学(全英文课反馈):

On line teaching experiences have marked a total triumph of the “Zoom” meeting platform. It has become the funniest thing that however persistent in having faith in any other appointed platform, countless trials with heart and soul, it turns out that Zoom will always be the remedy of our broken hearts tortured by those nettlesome apps. System crash, network delay, sudden black screen, all of the defects that can happen in anytime when using other apps hardly ever stand a chance of occurring in Zoom. Thus, I strongly recommend Zoom to be our one and only live platform along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hao Xing”, which can augment practical functions of sharing courseware as well as submitting homework.Regarding to the second point, as for the arrangements before, within or after the class, I have nothing to complain about. It has already been a miracle that we could begin our new semester on time through internet by all the faculty, given which,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nothing but gratitude.

风景园林专业   苏巧敏同学:

 

城市规划专业同学:

毕老师的在线课堂效果非常好,线上授课的模式拉进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仿佛老师就在耳边进行近距离的讲课。相比于实体课堂,线上课堂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也更加频繁。其次,课前学习的慕课也非常精彩,毕老师的语言专业又易于理解,严谨又不乏幽默,是一次非常新奇又高效率的上课体验。

视觉传达201712  班级群:

 

建筑与设计学院的线上课程即将迎来新一周的学习,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重点》中提出:充分利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高校在线教学的经验……让这次革命性的实验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正是这一特殊时期,我们见屏如面,人人都坐第一排的全新体验,开启了老师与同学们在共同探索,一起奋进的新征程。